四川外语学院发展历程
1950年3月,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和刘伯承元帅的手谕,西南军区作出决定组建俄文训练团,俄文训练团由二野军大学员和一野西北军大俄文大队学员共两部分组成,团址在山洞。
1951年1月,西南军大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俄文训练团改为附设俄文大队,直属校部领导。
1952年6月,根据政务院和中央军委的联合决定,俄文大队成建制转入地方,准备扩建为西南俄文专科学校。
1953年5月,经过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俄文专修部一年的过渡准备,西南俄文专科学校正式成立。
1954年10月,西南高等教育管理局随西南军政委员会的撤销而撤销,学校改属中央高等教育部领导。
1959年5月,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决定西南俄专扩建为四川外语学院,郭沫若亲笔题写“四川外语学院”的校名,设四年制俄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并陆续开设法德语专业。
1963年5月,由于专业增多,招生人数扩大,校舍不足,经四川省高教局决定,暂借北碚歇马场农机校校舍使用.学校决定英语系(包括法德语专业)迁该址上课;
同年9月,根据教育部计划,四川省决定成立重庆外国语学校,外语语种有俄语、英语,按教育部《关于开办外国语学校的通知》,川外被指定为接受外国语学校毕业生的十二所高等学校之一。
1965年3月,四川省教育厅、高教局决定重庆外国语学校划归四川外语学院领导、管理,改名为四川外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并在石桥铺建校(1966年,校舍建成,学校迁移新址);同年12月,根据四川省高教局决定,川外在北碚文星湾原西南师范学院速中校址建校,北泉校舍作价转让四川仪表总厂,学校决定首先修建教学大楼一幢,该大楼于1966年年底基本竣工。
1966年1月,英语系全体师生从歇马场迁回北碚文星塆校址;同年12月,学校北温泉三花石本部全部迁到北碚文星湾西南师范学院原速中新址。
1970年10月24日,根据四川省革委《关于西南师范学院、四川外语学院搬迁有关问题的通知》,学校从北碚文星湾迁至沙坪坝烈士墓原决定撤销的西南政法学院内。
11月30日,全部搬迁完毕。
1972年4月,学校停止招生6年之后,开始恢复招生,面向全国招收首届工农兵学员406人,学制3年。
1979年12月22日,经教育部批准,学院出国留学生预备部正式成立,陆续开设德语、英语、法语专业,学制半年至一年。
1982年2月6日,第一次招收的攻读硕士学位的1981级研究生俄语专业4人、日语专业2人入学;
同年3月19日,成为中国首批授予学士学位的高等学校之一;
同年9月30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举行会议,批准授予1981届毕业生235名,1982届毕业生246名以文学学士学位,这是1949年以来的第一次授予学位证书。
1986年8月11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出通知,学校英语语言文学和俄语语言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获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1997年,重庆市脱离四川省成为直辖市,学校由四川省划归重庆市领导。
2006年12月,学校被增列为重庆市立项建设博士授予单位。
2009年1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为“优秀”。
2013年4月14日,教育部批准该校更名为四川外国语大学。
四川外语学院国标代码 :10650
四川外语学院毕业证编号(电子注册号) 编号规则 : 98年前编号编写没有规则 ,2000-2002年为17位,2003年以后为18位。
前5位 (学校代码).6位为办学类型代码 普通高等教育为1; 博士为2;硕士为3;学士为4;成人高等教育为5;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如自学考试编号:6开头)和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为6;网络教育为7。7-10位:为颁证年份. 11-12位:为培养层次代码:博士研究生01;硕士研究生02;学士学位04;本科05;专科(含高职)06 ,13-17或18位:为学校对毕业证书的流水编号。
四川外语学院毕业证编号 (电子注册号)示例 :10650 1 2008 06 006826
四川外语学院毕业证分类、打印规则、相片要求、签名章:
统招毕业证书:97年以前全是手写的,97年以后,陆续打印。相片从98以后,全部是彩色。成人教育毕业证书:2001以前,全部手写,相片黑白,2001年后,全部打印,相片彩色 。 自考毕业证书:2003以前自考,发证机关,都是省教委发放的样本。2000年左右毕业证的相片大多是红色的背景, 06,07年以后才要求是蓝色背景。校长签名章的种类从外形上区分有二大类,即方章,条章,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基本上都是方章,二千年左右开始出现条章,现在校长签名章是方章条章并存!校长签名章在使用时候又分红蓝两种颜色,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基本上都是红色,二千年左右开始出现蓝色,现在蓝色使用多过红色了!
本中心库存全国各地大中专院校的历年毕业证原版样本。存有历任校(院)长签名章样本。